幼儿园骨干教师讲学团观摩活动有感
——主题活动下幼儿自主性游戏现场
震泽中心幼儿园 缪建芬
12月17日周四上午,我们中心幼儿园10名老师观摩了由盛泽镇实验小学幼儿园孙碧华老师开展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自主性游戏观摩活动,并在活动后聆听了孙老师是如何在本班开展自主性游戏,包括游戏种类的设计和选择、材料的准备和投放以及在组织和实施后的观察和分享,仔细聆听着孙老师详细而具体的分享,对我来说如同困顿不堪中迎面扑来一阵清风,解答了我心中许多的困惑,避免我为了落实指南精神,实施课程游戏化而丢弃了主题活动中的集体教学,那是另一个极端。走入极端的结果:就是孩子什么也没有得到发展,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外出学习的机会非常的宝贵。
一、落实《指南》精神,开展自主性游戏的困惑
今年幼儿园都在倡导课程游戏化,在《指南》精神的指导下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我们也学习了安吉游戏,但是我们老师还是停留在学习的阶段。通过安吉游戏的学习我们发现,那些孩子确实真正实现了《指南》中所倡导“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目标。我们很是羡慕,我们想“拿来主义”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在本地区本幼儿园实施,但是我们发现:幼儿园场地不足,材料有限,家长也并不支持和配合,幼儿游戏时的安全等等一系列难题都牵绊着我们尝试的脚步。
二、教师尝试“放手”,真正实现幼儿自主选择
通过这次盛泽幼儿园活动的观摩和学习,我发现:老师是真正的去落实指南的精神,首先,老师在设计活动之前让孩子通过绘画方式去设计游戏的种类和规则,还带孩子们去活动场地拓展设计思路。老师的这个做法体现了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地位,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观察者,而幼儿是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反思自己:有时还无法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仍将自己的角色为儿童操作材料的指导者,教学过程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传递过程。幼儿园教师需要认真领会自主性游戏中教师应具备的职责与素质——“当儿童自我教育时,当材料提供操作提示时,教师什么也不必做,只要观察就行。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教师教的少,观察的多。但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指导儿童心理活动和生理发展,因此这时的教师可以称为“导师”。在成为一名合格的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导师”的过程中教师应抱持深刻的观察力来观察幼儿的态度,一直准备好随时对幼儿的兴趣做出反应,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兴趣,帮助每个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观察、了解儿童的基础上,“导师”应当为幼儿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有准备的环境“为幼儿的活动提供自由的保障,协助幼儿自我发展。我们可以把自主性游戏活动看作差异化教育、环境化教育和导师制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让每一个各不相同的幼儿和适宜的系列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在“导师”的引导下实现自由、自主快乐且有价值的发展的幼儿教育模式。
三、立足本土,解读与落实《纲要》
自主性游戏的开展离不开操作材料,而幼儿是在材料的互动中发展的,自主性游戏活动的材料选取一定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关注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生活。对幼儿而言,最熟悉的材料源自他们的生活,这些本土化的最符合他们的兴趣需要,安吉游戏开展的如此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选取了当地幼儿熟悉的竹子,贴近幼儿的生活,也避免了材料收集困难的尴尬,充分利用本土化资源开展活动,但是,我们的孩子对竹子是陌生的,也无法收集到那么多的操作材料,显然“拿来主义”无法实行,幼儿园只有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和文化开展才是可行的,盛泽幼儿园充分利用本土化资源,选择了盛泽的丝织品和纸筒,这些都是低结构、好收集的材料,便于幼儿游戏时的再创造。教师通过提供这些本土化的材料,引导幼儿认知、探究他们熟悉的周围世界,进行身心浸润式的本土教育从而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在这次观摩活动中幼儿用纸筒和纸盒搭城堡、桥等,用废弃的丝织品做雪橇、装扮走台等,幼儿在半小时中完全沉浸在游戏中,游戏的持久性较长。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指导和干预,只是用相机记录着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幼儿有的单独,有的合作,有的召唤同伴,在短短有限的活动中创造能力、语言表达、动作协调、解决问题、沟通协作、整理归类等等都在悄悄的发展和提高,教师作为“导师”真正做到了“教育无声”也真正的从游戏中解放出来。我们幼儿园在开展自主性游戏的材料准备上也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教师、家长、社会的作用,拓展幼儿身边具有中国特色以及地域特色的资源,并将其设计开发为活动材料,尽显中国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精髓保证游戏材料的本土化和多元化。
四、教师要解放“双手”让游戏规则“隐性化”
很多老师可能和我有一样的想法,自主性游戏的材料太多了,整理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是通过今天的观摩,我发现老师轻松的跨越了这个难题,在活动之前老师是让幼儿自己设计规则,这样幼儿对规则的意识也增强了,在活动结束时,幼儿积极的整理物品,并将材料按标识放到相应的位置,我们发现没有幼儿觉得整理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对幼儿来说“整理”也是一个玩的过程。这里教师运用的是标识式的常规教育,标识式常规是将传统活动中教师用说教方式的常规,转变成标识式的符号、图画,将这些符号和图画呈现在幼儿要与之互动的材料和环境中通过这些符号、图画的指示,使幼儿自觉地规则行为,从而促进良好常规的养成。如果没有标识指示,幼儿每次操作材料时就会需要教师引导、协调,而如果教师能在活动开展前就将这些活动常规用标识规定好,那么幼儿在活动时就能根据标识的指示,自觉活动要求。这样既减少了教师在活动中投入常规管理的时间,又降低了活动中多余语言及争执行为的干扰;既增加了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操作活动的时间,也优化了自主性游戏活动的环境;最重要的是标识性的常规将空洞的细则变成了直观的、可操作的具体做法,更符合幼儿的直觉行为性思维。
五、聚焦式评析——让评价过程化
在活动后,教师并没有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点评,她采用的是聚焦式评析。聚焦式评析通过重点关注幼儿活动中的互动行为,运用表格、照片、幼儿作品轶事记录、幼儿记录单等多种形式,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形成能体现幼儿完整的在园成长轨迹并有真实评价的档案。在活动中师生都是活动的记录者,教师用照片、表格、录像等形式观察自然活动情境中幼儿做的每一件事,幼儿用活动作品及记录单呈现自己的活动过程。记录让幼儿、教师和家长都能看到反映幼儿成长轨迹的“活动成果”
六、学习经验,立足本土资源,探索园所特色的自主性游戏
通过本次的观摩活动和观察分享,我获益良多,我将更认真的去学习《指南》精神,立足本土本幼儿园特色以及每个幼儿的兴趣特点,开展有价值的自主性游戏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