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 震泽中心幼儿园为各村0-3[57918]
 · 小班十一月主题论坛:幼儿园[17785]
 · 0-3岁亲子活动教案[16828]
 · 中版主题论坛一:哪些游戏区[1404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教育科研>>园长参与课堂管理
  共有 673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参加一次听取子课题工作汇报活动

  发表日期:2013年12月27日          【编辑录入:zzyey

课题名称

基于古镇传统文化资源的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深化研究

活动主题

子课题:《古镇人文景观对幼儿多元教育功能的开发与研究》汇报

活动时间

49

地点

三楼会议室

活动形式

集体研讨

参与人员

全体教师

人数

38

主持人

朱菊娥、范清华

记录人

吴晓嫣

活动

内容

子课题汇报

活动

目标

 

对子课题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汇报,让全体教师了解该子课题实施的情况。

 

一、子课题组长范清华老师进行实施情况的汇报。

二、课题沙龙:该子课题成员交流自己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做法和自己所遇到的困惑。

三、园长针对该子课题的汇报情况作出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1、对于该子课题组老师的工作表示肯定。

2、提出了该子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亮点。结合自己的研究创设了相关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的隐性学习。

3、提出自己的意见。

(1)    教师在子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做的很多,但是停留在表面和实践层面的比较多,缺乏理论方面的东西。

(2)    关注于幼儿的发展,这个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归旨。所以,在一个一个活动后,我们要注意反思,我们的研究是否有利于幼儿的成长,是否符合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在本次子课题汇报的活动中,我们全园老师都参加了。对于汇报组来说,是对自己子课题研究的一个工作的回顾与总结,不仅是汇报,也是接受了大家的审视和检查。对于,我们的其他老师来说,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一次他人研究与自我研究比照的过程。通过此次活动开展,有利于教师们把握研究的方向,找到研究的方法,也可以借鉴别人的研究经验,并加以运用。所以,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园开展子课题的阶段性汇报活动,有利于调动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提高了。可见,我们在日常的活动中,要注意给教师搭建展示自己或者群体合作的舞台,让教师们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让她们的价值得到别人的肯定。这样,我们的课题研究就会越走越远,越做越真。

 

 

附:子课题:古镇人文景观对幼儿多元教育功能的开发与研究

20134阶段性总结)

一、构建古镇人文景观文化资源课程的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又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多方位、多通道、多角度地积极开发、拓展、整合、利用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构建以震泽古镇的人文景观文化资源为依托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充实与完善幼儿园课程体系,优化大教育环境,促使园本课程深化发展。

2、通过古镇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实施,挖掘家乡所特有的,适合幼儿园的人文资源合理利用,并巧妙融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让幼儿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使幼儿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家乡,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

3、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师与幼儿、与课程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二)分层目标

大班组目标:观察了解古镇的古建筑的建筑风格,了解其特定的历史背静及文化特色。了解古名人文化,初步了解他们的伟大事迹,激发幼儿作为震泽人的一种自豪感。

三、课程内容

年龄段

名称

具体内容

大班

古建筑

古名人

九月:家乡的桥(2次)

十月: 家乡的塔

十一月: 家乡的名人(王锡阐)

十二月:文昌阁

四、课程实施

一、确立“以孩子为本“的研究内容。

1、顺——顺应孩子自发生成主题

    活动内容赋予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使孩子拥有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因此,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会自发生成出许多他们感兴趣的探索主题。而这些主题不仅能使幼儿投入极大地学习激情,而且往往是最能表现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的。教师在主题开展过程中要做的就是“顺”,即顺应幼儿的活动。

    例如:在参观古镇的过程中,当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走古桥的时候,幼儿一下子被雕花的两侧栏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紧紧抱着粗粗的柱子;有的津津有味地观察着上面各种雕花;还有的对着台阶指手画脚……,而一连串的问题也随之脱口而出: “老师,古时候的桥上怎么有花纹呀?”“为什么桥面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呢?”……看着孩子们津津有味的谈论,听着孩子们对“古桥”产生的一系列的疑问,一个顺应孩子兴趣生成的主题——“家乡的桥”产生了。可见,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倾听、关注中了解了孩子,获得第一手材料;在倾听、关注中发现孩子的困惑,分析孩子的探索需要,在此基础上为孩子提供材料上的帮助,保护着他们探索的主动性。

 2、引——引领孩子深入开展主题

   活动内容赋予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使孩子拥有了自主学习的环境。但因为孩子生活经验的匮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整,活动往往在进展的过程中出现“胶着”的状态,使主题不能得以深入。很显然,在这时候,如果没有教师的适度帮助和引导,探索活动的意义很可能会打折扣。所以,在活动中,当主题推进受阻时,我们教师通过细心观察,寻找幼儿的兴趣生长点,并找到恰当的机会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用巧妙的方法引领幼儿自己从他们的经验和兴趣中引申或扩展出更深或更广层次的活动(子)主题。

例如:在《家乡的桥》活动中,孩子们对古桥中所有的装饰花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感知、表现这些形态不一的花纹,有的用毛线摆放着各种花纹;有的用记号笔画着各种花纹:还有的用牙签雕刻着各种花纹……但是发现他们似乎一直停滞在古桥的花纹上,而不能继续深入下去。于是,教师带领幼儿回忆自己看到的古桥,说说走古桥的感受和体会,然后将其与现在的桥进行比较,让幼儿获得关于古桥更加全面的知识。

总之,当依靠幼儿自己的力量,活动难以深入开展时,教师的引领也是一种适当的策略。这样既没有抹杀幼儿的主动性,也没有越俎代庖剥夺幼儿自己进行思维的机会又发挥了教师的作用,促进活动得以层层推进。

3、推——推动主题向纵深发展

当活动实施到一定的阶段,由于幼儿缺乏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和思维推理能力的有限,因而他们很难自己将获得深入和拓展下去,这样就影响了探索的深度,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直接“推”孩子一把,即教师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后,可在适当的时机直接提出活动的深层次的内容,把孩子的学习直接推向更广更深的层次。

二、创设“以古为特色“的课题环境

1、围绕园本特色,班级环境凸显“古“文化的氛围

《纲要》第三部分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有效的促进的发展。我们家乡震泽以塔为美。我们及时抓住了这一有利的资源,把一些塔、桥等方面的内容有机的融合进了我们的课程,在创设富有民家乡文化特色的育人环境过程中更是肯花心思、狠下功夫,创设了一个又一个让孩子们乐而忘返的小天地。如创设的区角《我画的桥》、《我做的塔》、“震泽民俗文化馆”“和震泽一条街”等。

们还积极获得的理解与支持,收集有关民间文化的素材以及制作一些民间游戏的玩具,如高跷、竹马、竹龙等。晨间活动时,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随着稚嫩的童谣走高跷,玩缸、跑马、舞龙……民间童谣更是穿插在玩具与游戏之中,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结合现有资源,开展“古”游戏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喜欢显示自己的成果,因为这些成果是出于自己的脑和手,是自己的创作,最能体现自我价值。应此我们很注重孩子的游戏活动,结合本地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为孩子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让幼儿在实践和操作中,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幼儿敢想、敢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及卓越的创造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如:在家乡的特产、名胜古迹课程,我们开设了美工区:使用多种材料制作震泽的特产等。语言区:讲述名胜古迹的由来与传说故事并想象制作成图书。结构区:用各类积木建构家乡的名胜古迹:慈云塔、禹迹桥等。角色区:家乡一日游:有“宝塔一条街“”文昌阁“等,通过孩子们自己设计、制作、表演形式表现家乡的名胜古迹、民间文化。孩子们在交流分享的同时,获得了人与人之间愉快交往的体验和丰富的知识经验,震泽古文化在游戏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孩子们的才能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取得的成绩

(一)促进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1.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理论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多方面收集资料通过同伴互助展开研究,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教师研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不断观察和记录下幼儿的表现,认真分析和解读每一个幼儿,理解和适应幼儿,并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研究已经成为了我们幼儿园教师的一种习惯。今年,我们幼儿园是丰收的一年。有2名教师获得了基本功优胜者的称号,2名教师获得教科新秀,1人获得教研先进个人,有3名教师的个人双学年课题通过审核,顺利结题,还有较多的教师有论文的获奖和发表,特别是其中有一部分是青年教师。由此可见,一方面,教师的科研能力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教师科研的范围也在逐步的扩大。

(二)、促进了幼儿能力的提高。

1、幼儿情感体验的丰富

课题活动的实施,引发了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幼儿变得大方、自信,爱思考、有个性,敢想敢说。特别是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技能,能够愿意与人交流,并向别人大胆地介绍自己的家乡,如古建筑、民俗文化等,从根本上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为幼儿提供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陈鹤琴先生说“幼儿与环境和社会相接触的机会愈多,他的知识愈丰富,他的能力也愈充分。”在利用古镇文化资源开展乡土教育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组织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体验感受生活接受真教育。我们和幼儿一起去参观慈云塔和震泽古宅、走走震泽的古桥、参观震泽镇街道的发展变化、参观百年老校——震泽中学的面貌等等,寓教育于生活中,充分体现“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教育理念,在鲜活的自然环境中放飞幼儿的想象,培养幼儿的灵性。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经过课题的实验与探索,课题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很多不足: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教育科研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在实践与研究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前景是广阔的;对我们幼儿教育的价值是重大的。目前,虽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的成果,也形成了一套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教材,但“如何有效实施园本化课程”还是需要实践探索的。

 

 



上一篇:课题计划部署工作会议
下一篇:组织一次课题研究成果发布活动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Copyright ©2010  吴江市震泽中心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 邮编:215233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