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秋高气爽,我们震泽镇中心幼儿园0~3岁亲子班又开班啦!
我们四位老师早早来到了幼儿园,将准备好的材料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很快,豆豆宝宝来了,后面跟着奶奶、外婆、爸爸、妈妈,一个强大的宝宝后援团,活动室一下热闹起来。我们热情的欢迎他们的到来,带领豆豆一家熟悉环境,豆豆很快就被滑滑梯吸引住了,玩得不亦乐乎。接着,其他的宝宝们也陆续来园,都有多人陪伴,看来家长对宝宝的教育非常重视。
对教师来说,每一次的亲子活动组织都是一次示范教学,有明显的现场示范性、指导性与实践性特点。教师是婴幼儿和家长的双重指导者和引导者。在活动前我们四位多次进行了亲子活动的研讨活动,对活动的场地规划、活动环节的设计、每个环节的内容、宝宝成长手册等各方面做了精心准备。现作如下小结:
1、活动环境空间的变化运用。
我们将亲子活动的场地分为4个区域,其中有集合区、器械区、游戏认知区、室外活动区等。集合区是宝宝和家长进行集体亲子活动的地方;器械区主要摆放感统训练的相关器械,比如:滑滑梯、摇摇乐等,可以让宝宝自由游戏或者运动探险时段进入:游戏认知区则为小型的动手操作区或者扮演区,比如:搭积木、看布书等,可以在自由游戏中进入;室外活动区则是开展亲子游戏的区域。为了给宝宝和家长增加新鲜感,一般2~4周会根据亲子活动主题调整区域位置。
2、 活动环节的丰富多彩。
9:00~9:30:自主活动。给每个宝宝戴上胸卡。
9:30~9:45:亲亲热热。用小青蛙认识每个宝宝。
9:45~10:00:钓小鱼(认识红绿色)。10:00~10:10盥洗。盥洗、点心。
10:10~10:15蹦蹦跳跳:健康歌。10:15~10:30小鱼吐泡泡(瓶盖印画)
10:30~10:50亲子游戏。1、虫儿爬爬;2、推小车。10:50~11:00离园
3、活动设计的生动有趣。
(1)在亲子活动中,有时要对宝宝说话,和宝宝交流眼神、语言,有时要和宝宝的家人说话,尤其是一个新的游戏出现时,先告诉宝宝游戏的名称,再告诉家长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在此过程,要引导家长关注和宝宝的身体接触、目光交流以及语言和动作一致,使宝宝安全舒适地接受新的内容。虽然是第一次活动,但宝宝们都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各个活动。
(2)活动中的指导让歌谣和动作同步,比如小鱼吐泡泡的时候加上改编儿歌“小鱼小鱼吹泡泡,大泡泡,小泡泡;红泡泡,绿泡泡;泡泡泡泡满天跑”,宝宝和妈妈一边说儿歌一边操作,非常有趣。
(3)活动中环节的过渡自然流畅,体现动静交替。在美术活动“小鱼吹泡泡”导入部分,请助教吹出泡泡,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结束时再次吹起泡泡,让宝宝们边听着音乐学小鱼跳舞边自然地出活动室来到室外进行亲子游戏。
(4)每个活动中都把习惯、礼貌培养蕴含其中。
4、需改进的地方。
(1)增加毛巾架和被子架。
(2)宝宝的发展出色,可增加活动难度。
(3)各个活动时间安排适当调整。
(4)请每个宝宝准备一件围兜。
(5)规则意识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