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古镇幼儿园微型课程的幼儿个案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2014——2015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课题在总课题的引导下,秉承《纲要》和《指南》的指导思想,认真领会总课题和课题方案精神,以总课题内容“农耕文化”为本学期主要研究方向,进一步强化课题组教师的科研意识,鼓励教师对幼儿个案进行研究,并积极撰写学习故事,在撰写、研究、反思中了解“发生了什么?”“学习了什么?”“下一步的打算”等,了解孩子的行为、发展与兴趣点,从而让幼儿了解古镇的农耕文化,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促进幼儿、教师、园本课程 “三位一体” 的共同成长。
二、本学期研究目标
1、开展震泽古镇农耕文化的个案研究,在课题活动逐步、有序的开展中,让幼儿了解农耕文化中工具的演变过程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依托震泽古镇农耕文化资源,在活动开展中运用撰写学习故事的形式,了解孩子在课程中“发生了什么?”“学习了什么?”“下一步的措施”等,从而让孩子了解古镇的农耕文化。
3、能积极参与、认真研究,树立“研”的意识,掌握“研”的方法,提高“研”的技巧。
三、本学期工作重点
1、撰写课题学期工作计划,计划好每个月的课题工作。
2、紧紧围绕“农耕文化资源”展开研究,运用撰写学习故事的形式,记录孩子在课程中的“表现”,了解孩子的发展,从而形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个案集。
3、定期对个案研究进行反思,及时解决研究中的困惑,让课题研究逐步趋于成熟。
四、课题工作开展措施
1、落实课题工作计划,将计划分解、细化,明确课题实践与研究的方向。
2、积极搜集资料,利用网络、书面材料丰富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和谐统一。
3、课题每月一次课题活动,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选择研究的小主题,根据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调整研究措施。
4、认真观察、记录幼儿的个案,成为园本资源,为古镇文化的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
5、课题在一阶段的实施后,应作出阶段性小结,整理这个阶段中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并针对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随时做好调整工作。
五、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课题工作计划。
2、完成课题学期研究计划,布置落实课题研究目标和任务。
3、理论学习:古镇农耕文化和农耕文化篇章的微型课程。
十月份:
1、上交课题学期工作计划,搜集有关课题的各种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学习故事的撰写
2、带领幼儿实地参观江苏省农具博物馆,了解农具的发展过程。
十一月份:
1、初步开展农耕文化活动中的个案研究,运用撰写学习故事的形式,了解孩子的“所为”,分析孩子的“表现”,了解个别孩子的“发展”。
十二月份:
1、确定研究个案,运用撰写学习故事的形式,分析幼儿的行为与发展。
一月份:
1、将搜集到的相关的资料放入“课题档案”中,或提供在网上,进行自学,充实和丰富学识修养。
2、上交课题研究论文或阶段性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