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传承为归旨的古镇幼儿园微型课程目标、内容体系框架构建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计划
2013——2014 第二学期
吴江区震泽镇中心幼儿园
一、本学期研究的目标
1、立足于我园的实际,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古镇文化资源中的丝绸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与内容,依托幼儿年龄特点,将其进行系统的分层,纳入到大、中、小各年龄段中。建立以古镇文化资源中丝绸文化资源为依托的科学、合理的内容体系框架。
2、帮助教师从丝绸文化资源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扩展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全面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进而使教师能以研究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建设具有特色的古镇文化特色的微型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注意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而实现教师与幼儿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以实现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
二、本学期工作重点
1、充分挖掘古镇文化资源中丝绸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与内容,构建以丝绸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微型课程目标,将收集整理的丝绸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分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别纳入到大、中、小的不同年龄段。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丝绸资源本身的特点,将古镇文化资源中的丝绸文化资源的内容体系框架进行科学合理建构,为幼儿园园本创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活动内容体系框架,为后续活动开展做好奠基作用。
三、课题工作开展措施
1、课题实施细化分层研究。本子课题的研究中有2位课题主持人,以及固定的成员组成。子课题组每月两次课题活动,组员之间相互交流。
各子课题根据自己子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选择研究的小主题,根据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调整研究措施。
2、制定子课题的研究方案。组结合本园的总课题研究方案,根据子课题的研究重点,结合自己的教育问题,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本子课题主要从微型课程目标、内容体系框架构建出发,立足各类教育思想,把方案确实落成。
3、加强子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认真写好教育教学日记,不断总结得失,进行反思,及时上传相关研究资料。
4、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每月需认真撰写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案例、教学反思,定期做好总结。
四、课题组的管理
1、课题组成员在小组课题活动中及时提出自己的课题研究中的想法和意见,
要定期地向教科组上报课题中古镇丝绸文化资源的研究进展,提出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和想法。期末的时候要上交古镇丝绸文化资源的研究小结、阶段研究报告和论文。并收集好古镇文化丝绸资源研究的作品、现代教育技术软件、丝绸图片资料和其它丝绸文化文字资料等。
2、期末,课题组要组织课题研究丝绸文化资源方面的公开课,虚心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要做好及时地修改方案,并逐步地完善方案。
3、子课题组要及时安排课题组成员定期学习本课题研究和相关的科研理论和方法,进一步认识自己研究的目的、任务和操作要点。有条件时,可外出学习或请专家来指导。
4、课题组每月2次定期召开丝绸文化资源的研讨会、交流经验和研究进展情况。课题组长要检查方案的执行情况。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节研究方向,处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五、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完成本子课题方案的撰写,布置落实各子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2、制定本学期本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计划。
3、完成本月资料搜集。
三月份:
1、上交子课题方案和工作计划。
2、开展本子课题组理论研究学习,让每位成员了解本子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科学合理的进行分工,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
3、充分挖掘丝绸文化资源,将收集整理的丝绸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分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别纳入到大、中、小的不同年龄段。
4、探讨:如何将古镇文化资源中的丝绸文化资源的内容体系框架进行科学合理建构。
5、完成本月资料搜集。
四月份:
1、各成员分年级组进行丝绸文化资源系统化分层,各自完成大、中、小年龄段的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建构。
2、开展课题组沙龙活动,汇报本阶段自己的研究成果,集体研讨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3、上交一篇研究心得。
4、完成本月资料搜集。
五月份:
1、邀请其他组课题组成员,集中将制定好的有关丝绸文化资源中大、中、小年龄段各层目标、内容体系框架进行审核研讨,及时跟改不合理、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
2、理论学习,利用网络、书面材料丰富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加强对本子课题中的难点问题集体研讨,通过交流分享实践经验,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和谐统一。
3、完成本月资料搜集。
六月份:
1、将所完成的古镇文化特色丝绸文化资源微型课程目标、内容体系框架资料放入“课题档案”中,或提供在网上,进行自学,充实和丰富学识修养。
2、子课题组成员上交课题研究论文或阶段性小结。
3、完成本月资料搜集。
《文化传承:古镇幼儿园微型课程的幼儿个案研究》子课题研究计划
2013——2014 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古镇文化,新课题《文化传承:古镇幼儿园微型课程的案例研究》已经申报立项,我们将根据《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本学期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所制定的目标要求,认真领会总课题和子课题方案精神,以总课题内容“丝绸文化”为本学期主要研究方向,以组内培训为抓手,进一步强化课题组教师的科研意识,鼓励教师对幼儿个案采用各种观察方法,善于观察幼儿在“丝绸文化”开展中的“表现”,捕捉微型课程中的“个案”,了解孩子的兴趣点与最近发展区,完善课程内容,建构本园特色的微型课程,同时促进幼儿和教师共同成长。
二、本学期研究目标
1、观察并记录以震泽古镇丝绸文化资源为依托的个案研究,在活动开展中让幼儿了解古镇的丝绸文化,了解丝绸的演变过程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依托园本课程丝绸文化资源,在活动开展中综合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方法,观察孩子在课程中的“表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及各种能力的发展,从而了解古镇的丝绸文化。
3、积极参与、认真研究,树立“研”的意识,形成“研”的氛围,掌握“研”的方法。
三、本学期工作重点
1、完成组内成员的分工,撰写子课题方案与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2、紧紧围绕“丝绸文化资源”展开研究,综合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方法,记录孩子在课程中的“表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及各种能力的发展,从而形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个案集。
3、定期组织本课题组的教师对观察个案进行反思、研讨,及时解决研究中的困惑,让子课题研究逐步趋于成熟。
四、课题工作开展措施
1、落实子课题工作计划,课题组教师制定个人研究计划,将计划分解、细化,明确课题实践与研究的方向。
2、课题组定期组织学习活动,利用网络、书面材料丰富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集体研讨,通过教师间的交流分享实践经验,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和谐统一。
3、子课题组每月两次课题活动,根据子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选择研究的小主题,根据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调整研究措施。
4、认真观察、记录幼儿的个案,成为园本资源,为古镇文化的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
5、课题组每位成员在一阶段的实施后,应作出阶段性小结,整理这个阶段中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并针对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随时做好调整工作。
五、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学期子课题工作计划。
2、完成子课题方案的撰写,布置落实子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三月份:
1、上交子课题研究方案和子课题工作计划。
2、子课题组活动,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掌握丝绸文化的知识。
四月份:
1、课题组成员初步开展丝绸文化活动中的个案观察,运用随机观察、片段观察的方法,确定观察主题,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孩子的表现,分析、了解孩子的发展。
2、课题组活动集体研讨观察中的感受、心得、有效经验及改进措施等。
3、研讨:对课题进行反思,展开讨论与交流
五月份:
1、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分年级组进行,确定观察对象,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对某一幼儿进行跟踪观察,从而比较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差异和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的程度,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2、课题组开展沙龙活动,畅谈自己的观察结果。
六月份:
1、子课题组将搜集到的相关的资料放入“课题档案”中,或提供在网上,进行自学,充实和丰富学识修养。
2、子课题组成员上交课题研究论文或阶段性小结。
《以文化传承为归旨的古镇幼儿园微型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子课题研究计划
2013——2014 第二学期
吴江区震泽镇中心幼儿园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在时代今天的我们,就更应该努力传承传统文化,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我园根据《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思想,对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思想有序地稳步地开展。我们要多方位、多通道、多角度地积极开发、拓展、整合、利用幼儿身边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本学期的研究目标
1、本学期我们将收集、挖掘有关家乡本土丝绸文化资源,将有特色的丝绸文化资源融入到幼儿园生活,让幼儿体验丝绸文化的内涵,从而产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2通过分析、整理丝绸文化教育资源,树立科学教育观,培养一支研究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师与幼儿、课程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3、建设具有家乡丝绸文化教育资源的园本课程,通过一课三研创建有效的、科学的园本教研的实施策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园本课程。
三、本学期工作重点
1、完成本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并撰写好子课题方案。
2、本学期着力开发丝绸文化资源的研究内容,通过一课三研的形式,从而探索出一系列古镇文化中有关于丝绸文化资源研究实施的策略。
3、定期组织教师对活动进行反思,组织研讨,让课题实施案例逐步趋于完善化。
四、每月的具体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完成子课题方案的撰写,布置落实本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分工。
2、讨论制定子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三月份:
1、上交子课题研究方案和工作计划。
2、课题组活动,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了解课题的内涵,掌握丝绸文化的知识。
四月份:
1、头脑风暴:如何从一课三研中有目的的观察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策略。
2、一课三研:蚕的一生。
3、课题组活动集体研讨观察中的感受、心得、有效经验及改进措施等。
五月份:
1、各班自然角饲养蚕宝宝,指导幼儿完成观察、记录,教师整理、提炼有价值的材料。
2、通过幼儿的区角活动,观察教师采取的一系列指导措施是否有效。
3、组织参观缫丝厂。
4、沙龙:对课题进行反思,展开研讨、交流。
六月份:
1、磨课:美丽的丝绸。
2、课题组进行阶段性小结,将搜集到的有效资源放入“课题档案”中,充实和完善课程资源。
《文化传承:古镇幼儿园微型课程的案例研究》
2013——2014 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古镇文化,新课题《文化传承:古镇幼儿园微型课程的案例研究》已经申报立项,我们将根据《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本学期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所制定的目标要求,认真领会总课题和子课题方案精神,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以组内培训为抓手,进一步强化课题组教师的科研意识。本学期,我组紧紧围绕“丝绸文化”这一教学资源展开学习、研究、实践、提炼、应用与推广,从而丰富、完善课程内容,建构本园特色的微型课程,促进幼儿和教师共同成长。
二、本学期研究的目标
1、设计以震泽古镇丝绸文化资源为依托的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古镇的丝绸文化,了解丝绸的演变过程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丰富园本课程资源,进一步开发和收集古镇丝绸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筛选、运用,巧妙融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尤其是自然角的饲养、观察、记录活动和游戏活动中(个别、小组活动),让丝绸文化走进幼儿园,走进幼儿的生活。
3、人人参与、真实研究,树立“研”的意识,形成“研”的氛围,掌握“研”的方法。
三、本学期工作重点
1、完成组内成员的分工,撰写课题方案与计划。
2、紧紧围绕“丝绸文化资源”展开研究,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形成一个一个典型的活动案例。
3、专业引领,定期对课题进行反思,展开研讨、交流,及时帮助教师解决研究中的困惑和难题,修改研究活动的案例,让活动逐步趋于完善化。
四、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制定课题工作计划。
2、完成课题方案的撰写,落实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分工。
三月份:
1、上交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工作计划。
2、理论学习与自发学习相结合,了解课题的内涵,掌握丝绸文化的知识。
3、专业引领:指引研究方向、实施方案
四月份:
1、一课三研:蚕的一生
2、头脑风暴:如何提高观察幼儿的目的性,收集第一手有价值的材料
3、沙龙:对课题进行反思,展开研讨、交流
五月份:
1、各班自然角饲养蚕宝宝,指导幼儿完成观察、记录,教师整理、提炼有价值的材料
2、观察幼儿,形成个别、小组研究
3、组织参观缫丝厂
4、沙龙:对课题进行反思,展开研讨、交流
六月份:
1、磨课:美丽的丝绸
2、课题组进行阶段性小结,将搜集到的有效资源(论文、活动案例、个案观察等)放入“课题档案”中,充实和完善课程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