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有感
观察儿童的目的在于加深幼儿成人对儿童需要的了解和理解,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从早上的来园活动,桌面游戏,户外活动,教学活动,再到离园,一切都离不开观察。游戏是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游戏即生活,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的,因此游戏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确实,幼儿在各种形式的游戏中实现着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一些无法实现的愿望,通过不同的行为满足着发展的需要,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因此,我们更应该在游戏中给予更多地关注,指导与评价。接下来,我想就幼儿区域游戏的观察说一说我自己的想法。
一、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提高材料的可用度。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曾作过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她的论述说明了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观察和记录。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观察,更多时候充当的是旁观者的角色,这样能让幼儿成为变化着的独立主体,呈现出最本真的状态,捕捉到最真实的瞬间。所以,幼儿此时最重要的伙伴就是游戏材料,适宜的材料选择关乎到了日后幼儿兴趣的延续时间以及在区域游戏中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接下来是一个幼儿在图书区活动的案例。
小朋友们开始了自选图书的阅读。不久,钱欣怡跑了过来对我说:“老师,蒋君豪把我的书撕坏了!”一边说一边捏着撕坏的地方。于是我走过去问蒋君豪为什么要把书撕坏。他低着头轻轻地说:“我想看钱欣怡的书。”我就说:“你想看别人的书可以的,但是要先对那个小朋友说一句话,能不能把书借给我看看,如果他同意你就可以看他的书;如果他不同意,你就不能看,更不能去抢!”蒋君豪听了之后点点头说:”我下次不会了。”但是,等到收书的时候,我发现蒋君豪自己的书也坏了,其中有一页还掉了下来,我又把他找了过来,问了问具体情况,他说:”这本书实在是太无聊了”我看了看他拿的那本书,是亲子小故事,一翻开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图画很少,所以看书时他随便翻了几下就没兴趣了。
在本次自主阅读活动中,蒋君豪出现了两次撕书的行为,原因在于他选的图书无法吸引他,所以才会在一开始就想看别人的书。区域游戏的材料没有吸引力成了他撕书的主要原因。在之后的几日中我们提醒家长帮幼儿买一些适合小朋友看的图书,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是首选。平时也可以多给他们讲讲小故事,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我们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要求安静专注地看书,学习用适当的方式交换书籍,这样孩子们的阅读活动才有意义,才有开展的必要。蒋君豪的撕书行为还是简单粗暴的,在没有进行询问的情况下就把书抢过来,说明他不善于将自己的需求用言语表达出来,而是直接将其付诸实践,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太过强烈,从而出现了争抢的情况。对待这样的情况教师先要问清楚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学会用语言去和别人交流,用友爱去和别人相处。
在倾听孩子的想法中,师生共同成长,通过观察来进行及时调整,特别是在材料的提供与环境的创设上,用不断创生、不断推进、不断丰满的想法与创造,来实现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价值。
二、观察幼儿之间的互动,提高游戏的合作度。
在区域游戏中,幼儿的互动合作贯穿于他们的整个游戏情境之中。良好的互动行为对实现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当然,在区域游戏中也有着相当一部分的互动行为,如在建构区,就会经常看到很多孩子在交流中完成作品,会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会共同探讨怎么样搭最好看,甚至会有合作的情况出现。
接下来是一个建构区的案列。
在建构区搭木板,一开始孩子们只是把一块块木板往上叠,只有金正阳把一块一块的木板连起来,张晨皓看到了就问:“你在撘什么”,金正阳说:“我在搭一条长长的路”张晨皓听了就立马跑到了筐旁边,拿起里面的木板搭在了金正阳的后面,还大喊着:“我们一起来搭路吧!”,这时候,金正阳说着:“我们的木板不够了,怎么办”,张晨皓走到旁边的李梦依身边,问:“可以分我一块木板吗?”李梦铱听了就把自己的木板递过去,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最后共同完成了一条长长的小路。
在本次的建构活动中,金正阳要搭建一条小路,遇到了困难,旁边的小朋友帮助他解决了问题,并且共同完成了这个作品。在这个活动中,联合游戏的形式已经初具雏形,开始懂得合作玩。而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处于十分放松的状态,也没有发生争吵。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游戏水平不断提升,现阶段的幼儿从平行游戏发展到了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幼幼之间充分的合作,互动等行为方式是游戏水平得以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去充分了解幼儿到底在游戏中说些什么,关注些什么,从而提高区域游戏合作度,提高游戏整体质量。
三、观察幼儿的经验储备,提高游戏的适用度。
俄国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了赫赫有名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对于我们的启示便是教育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跳一跳,摘桃子”,尝试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尝试以操作导向为基础找到儿童兴趣的延伸点,放大其正面力量,放大其做出的努力,从而在不断的观察中逐渐走进儿童游戏中的微观世界,积累有益的教育实践经验,提供丰富有效的方法和解释。
接下来是一个美工区的案例。
吉心妍小朋友在美工区进行绘画活动,她画的是小树林,她选择用棕色的油画棒画树干,而树叶则是选择了绿色。我凑近一看,发现每棵树的绿色都是不一样的,并且颜色涂得非常均匀,我表扬她真是太厉害了,树林画的这么好看。我发现她的眼神里露出了欣喜的神采。接着又埋下头卖力地画了起来,不久她来到我身边说:“老师我画完了!”但是其他小朋友画了一半还没到,如果过早交上来只是增加她消极等待的时间。所以我对她说:“老师觉得你还可以把图画变得更漂亮。”说完她又跑了回去,拿起了勾线笔一边画一边说:“树林里还有小花和小草。”说完,画纸的下方已经出现了很多花朵和小草的图案,在上方还画出了太阳和白云。
吉心妍小朋友是绘画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她喜欢进行涂色的游戏,在现阶段已经达到了熟练运用色彩,掌握涂色的正确方法的水平。根据她的最近发展区,我又对她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希望她不局限于涂色,在造型能力上能有所提高。于是她通过调动对树林的已有经验添画了一些合适的自然物,从而知道怎么样让画面更加丰富。小朋友的绘画技能是在不断练习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应该先让他们建立绘画的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画得好。所以,我经常以表扬为主,涂色会涂后再进行添画,也没有多加限制,让他们真实地表达,以便了解他们的现有绘画水平。
观察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发展,观察的动机在于对幼儿的喜爱。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观察在区域游戏组织中的重要性,有责任也有义务用这样的方式去了解幼儿,聆听幼儿。让我们沉下心来,做立足于幼儿的观察者,推进者,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追寻理想的儿童教育现场,摄取幼儿在区域中自主游戏与个性化发展的美丽风景,采撷与孩子们在区域中共同成长的温馨画面,积极分享探讨。一任童真,自由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