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成员们分工合作,确定研究个案,运用撰写学习故事的形式,分析幼儿的行为与发展。畅谈自己的研究成果。下面是本次活动的记录:
周诗雯:我将班级中几位祖父母一直生活在震泽镇上的孩子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在几次与景观文化有关的活动之后观察他们对于活动的反馈情况,将反馈情况以学习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但是在一个阶段的观察记录中我发现这些孩子在景观文化有关的活动中虽然表现出比其他孩子更丰富的知识,但是在活动结束之后反馈的几率并不高,而且在几次的反馈活动中我发现,他们对于景观文化的认识经常会产生冲突,而且在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遵循自己的以往经验。
沈梦婷:为了满足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促使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国各地景观文化建设如火如荼,校园景观、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于是如何协调好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和校园建设之间的关系,创造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独具个性魅力的大学校园环境成为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夏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通过研读大量的理论成果,整理实地调研资料,总结出了当前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足,并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期为以后的高校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为其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观察幼儿并做好记录。
沈建芳:具体从幼儿园文化景观与幼儿的色彩和空间认知发展、智力和创造力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以期更好地将景观设计的“文化性”与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充分契合。并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设计、观察、等一日活动,进一步让幼儿认识景观文化,了解景观文化。经过长期的观察记录,孩子们收获很大。
毕飞虹:景观,对于幼儿来说都不陌生,在我们震泽就有很多著名的景观,如:师俭堂、慈云塔、禹迹桥等,都是在我们幼儿很小的时候就能够接触到,特别是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面,我们的幼儿也会跟着去感受那些年的一些人文气息,但是如何更好的把景观文化渗透到幼儿中去呢?如何让幼儿更好的深入的去了解震泽的景观文化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好好的研究探讨的,经过实践经过讨论,我们以学习故事为主线,以景观文化为背景,更好的让幼儿徜徉在景观文化的气息下,用学习故事这样的一种形式我们能更好的去观察去记录,在观察后去反思,观察幼儿对于景观文化提出了哪些自己的观点,他们看到这些景观文化的时候是如何反应的,反思对于一些不明白的景观文化,我们该怎样才能幼儿更好的去吸收掉这些,虽然以这样的一种形式肯能还存在着不足,但是,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出成果,做出成效。
钮丽芳:教师在撰写个案研究过程中,要善于在日常活动中关注幼儿的“言”“行”“为”,了解个别幼儿的个别行为,提高教师自身的观察能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我们可以多拍照片,及时发现孩子们的言、行、为,并为之记录下来。
许圣贤:在个案研究中我们碰到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幼儿实施不同的方法,为其提供合适的、有针对性的、全面的教育方案,实施个别化教育,可以有力帮助他了解景观文化。单纯仅仅直接解决学业上的问题是不行的,根据他的个性特征,在精神上渗透景观文化;在认知、学业上为他提供相应的支持。在这几个月的个案研究的撰写中,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学生存在不同的教育需要,只要用心调查,并及时提供恰当的教育,每个学生都将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顾亚静: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我们的孩子见证了历史所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根据岁月的痕迹了解了古镇的历史,孩子们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着历史。这系列的活动为我园园本课程的构建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还要将古镇的名胜古迹等都将纳入研究的范围,构建并逐步完善以古镇文化为本园园本课程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