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孩子们一起进入了“春天的秘密”这个主题的学习。在这个主题中,大自然是以为最神奇的“老师”幼儿只有置身于春天自然景物中,才能真切感知春天,才能产生相应情绪、情感体验。于是,我们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融入到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去。这也是我们渗透式领域课程的基本要求。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在一边感受春天的变化同时学习到许多新知识。如“风筝的传说”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中国的传统民间活动,初步了解风筝蕴含的文化意义。“春天是一本书”在学习散文诗中“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是一本会笑的书、是一本会唱的书……”的同时使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拓展,运用各种手法拟人化的方便了许多相应的内容。如“春天是一本快乐的书、春天是一本有趣的书……”等,在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鸟窝”“痒痒树”的活动中更是让幼儿在欣赏童话,感受作品的意境,的同时要求他们清楚地说出故事的简单内容。感受着小蝌蚪的生长变化、感受着鸟类与人类的关系,知道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感受着树木为什么会跟人一样有心情的变化,从快乐到难过再到快乐。这一个个故事不仅给幼儿的学习带来丰富的内容,还教育了他们如何去珍惜、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任何事物。并学会能和同伴玩具、学具,体验大家一起活动的快乐。
在“春天的秘密”主题活动开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四月份是一个多变的季节,班上的孩子似乎是轮换着生病,不能坚持来园参加活动,有些活动往往会受到幼儿经验、活动材料、活动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幼儿会出现一些奇怪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很广的知识面,因此,要有效的推进主题,我们必须在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推动策略”,做到既不代替幼儿思考,不控制幼儿的行为,又能善于在关键时刻给予幼儿支持和帮助,使活动主题层层推进,使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一措施基本都在每周的生成活动中得到解决。从这次活动中我们发现,其实孩子生活中教育因素很多,关键在于家长和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思维的火花、兴趣点,为他们搭建适当的平台和支架,让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大自然,利用身边的事物。细心去发现、去挖掘,去动手。寻找日常生活中所蕴涵的许多教育机会,就能激发孩子不断探索生成更多、更有趣的活动。增添孩子们的学习乐趣。
|